服中药能喝绿豆汤吗?

绿豆是人们非常喜欢的豆类食品,李时珍《本草纲目》誉其为“济世之良谷”,绿豆汤也常被人们用于夏季解暑饮用,入药则多用绿豆衣,也就是绿豆皮,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暑除烦,止渴健胃的功效。 由于中药典籍记载绿豆具有解毒功效,很多患者会问,服用中药期间是否可以食用绿豆?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绿豆的解毒机制。清代张璐编写的《本经逢原》记载绿豆能“解附子、砒石、诸石药毒”。清代叶天士编的《本草经解》则认为绿豆“解石毒”,可见绿豆的解毒作用主要针对的是矿物类药物。 经常煮绿豆汤的朋友应该能注意到,用铁锅煮出来的绿豆汤是红色的,这是因为绿豆含有大量的多酚类物质,称为绿豆多酚。绿豆多酚具有络合能力,可以与铁锅释放出的铁离子形成了红色的络合物,所以铁锅煮出的绿豆汤是红色的。 绿豆的解毒作用正是因为绿豆多酚能与矿物类中药含有的金属离子,如亚砷酸或雄黄所含的砷离子,或自然铜所含的金属离子,形成无毒的金属络合物。 植物药的有效成分是复杂的有机物,分子链很长,化学性质也比较稳定,多酚类物质一般很难和长链有机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历史上也多有绿豆与植物药配伍记载,如《本草纲目》记载有绿豆和附子配伍治疗水肿。所以如果使用矿物类中药,包括石膏、及治疗白血病的雄黄或砒霜(三氧化二砷),绿豆确实会影响其治疗作用的发挥,而植物药没有影响。 ...
阅读更多

如何煎中药

煎药器具:尽量选择砂锅,其次为搪瓷锅,一般不主张采用金属器皿,但不是绝对禁忌,比如古代瘟疫流行时采用大铁锅集体煮药。 浸泡方法:煎煮前将药物放入药锅内,加干净的冷水(自来水)浸泡药物,水量没过药面2-5cm,浸泡1-2小时。浸泡是对植物药的复原,以使药材重新膨胀,利于药物有效成份煎出;鲜草药不需要浸泡。 煎煮方法:每剂药煎煮两次。先小火使砂锅均匀受热,防止砂锅破裂;加大火力煮至沸腾,再改用小火,维持药物沸腾15-30分钟;第二煎加水以淹没过药面为宜,火候同第一煎至沸腾即可停火。煎药过程不宜频频打开锅盖。养阴药煎煮时间稍久(30分钟),解表、理气及质地轻松、芳香的药物沸腾5-15分钟。 服用时间: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如果药量较大,或患者不方便服用太多药液,可以分为3-4次服用。上部疾病,如口腔疾病,适宜饭后服用。一般温服。 注意事项:不论火力多大,水的沸点均为100摄氏度,所以除了专门的药物浓缩,不提倡武火。先煎药物一般是矿物或甲壳类,先煎30-60分钟,冷却后与植物药混合同煎;后下药物一般是挥发性植物药,停火前加入,加入后即可停火。熬焦、熬糊药物不可服用。 ...
阅读更多

肝掌可能是肿瘤信号

肝掌,也称掌红斑综合征,其特征是手掌皮肤变红,特别是在大鱼际和小鱼际,手掌远端和指尖,而手背表面很少受到影响,并且受影响的区域通常不会瘙痒或疼痛。有专家建议,如果出现肝掌,在排除其它原因后,应注意是否发生了肿瘤;而对于非肝脏肿瘤患者,肝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示疾病预后。 肝掌多见于发生肝硬化的病人,也见于少数健康人和妊娠期女性,此外尚见于类风湿关节炎和硬皮病等免疫系统疾病患者。肝掌的形成机制与肝硬化后肝功能受损有关。人体雌激素需要在肝脏灭活从而维持在合理的水平。如果肝脏在慢性炎症或肿瘤等原因影响下,功能受到损伤,对雌激素的灭活能力下降,可以导致人体雌激素水平异常增高,继而刺激毛细动脉过度充血和扩张,在手掌部位形成肝掌,且常伴有皮肤蜘蛛痣。  最新的研究显示,不仅是肝脏肿瘤,其他部位的肿瘤也可以引起肝掌。在一项关于脑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中,参加研究的107例患者有27例(25%)出现了肝掌。进一步分析表明,肝掌的强度与肿瘤组织皮肤血管扩张和血管新生能力密切相关,其直接的影响因素是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患者VEGF水平越高,肝掌体征越严重,也预示肿瘤的增殖能力越强。 ...
阅读更多

肿瘤治疗,从心开始

除了癌细胞,心理问题正成为摧毁肿瘤患者健康的核心要素。研究表明,同样的癌症患者,接受相同的治疗,凡心理状态好、情绪乐观者预后好;反之预后较差。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应及时掌握病人的心理变化特点,给予相应的关爱和心理帮助,这是治疗成功非常重要起始环节。 恐惧是肿瘤患者最大的心理问题 多数病人在被告知患上癌症时,第一反应是惶恐,不相信这是真的,对于诊断结果难以接受,怀疑医生可能给自己误诊了,内心有一种空虚和不确定感。确诊后继而感到恐惧和绝望。 一想到生命即将进入终点,自己奋斗的事业、温暖的家庭、丰富多彩的生活都将与之告别,这种结果又无法改变与摆脱,患者就会感到极度悲观和高度紧张;而且也会想到个人和家庭要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人生道路上会遭受挫折,家人的嫌怨,朋友的冷落,悲观甚至厌世的心理自然就出现,很可能发生抑郁、躁狂、幻觉,睡眠障碍等特殊情绪。 有这样一项试验,试验者对死囚犯宣布要将他处以极刑,方法是割开他的手腕,让鲜血滴尽而死。接着试验者把囚犯的眼睛蒙住,双手反绑到背后,用手术刀划了他的手腕一下,实际并未割破,然后用一盆水滴到桶里的声音来模仿血滴下来的声音。死囚犯以为是自己的血不断的滴出,没过多久,他就在这巨大的恐惧中死去了,而实际上他一滴血也没流出。事后检查发现,他身体的所有症状表现居然与大量失血一样!也就是说,他意识中相信自己正在流血,进而使身体产生了失血过多的反应,真正夺去他生命的是恐惧。 医学界多认为有三成的肿瘤患者是被吓死的。曾经发生有的病人拿到癌症诊断书的当天晚上就去世了。在“被吓死”的癌症患者中,很多是老年患者,因为他们年轻时,癌症确实是公认的绝症。这些患者一旦被确诊为癌症,即使生理上还没有达到致死的程度,心理防线先崩溃,身体也随之垮掉。即使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中青年人,也因为对现今癌症的治疗水平不了解,依然对癌症抱有根深蒂固的恐惧心理。 某些影视作品也对癌症的“死亡面孔”起了渲染作用。在影视作品里,主人公不幸患上癌症的遭遇往往被渲染得十分凄惨,这也在潜移默化里加重了人们对癌症的恐惧。久而久之,公众就有了这样的印象,似乎患了癌症是非死不可的。 此外,癌症患者的家属对于患者“被吓死”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过度关心对癌症患者来说可能并不是好事。长辈诊断为癌症,子女甚至是漂洋过海来探望,结果患者认定自己已经病入膏肓,增加了不必要的心理恐慌。 我国死亡教育不足和很多癌症患者“被吓死”也有一定关系,如在西方国家,非常重视死亡教育,但在我国人们习惯只说生不说死,其实生和死是人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如果能够像面对生一样来面对死亡,人对肿瘤的恐惧就会大大减轻。 ...
阅读更多

从不治疗到免疫治疗,人类离征服癌症还有多远

免疫治疗给众多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期望,特别是在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的詹姆斯•艾利森(James Allison)和日本的本庶佑(Tasuku Honjo),以表彰他们在肿瘤免疫治疗研究领域的贡献。但现实却是,癌症至今仍然在世界范围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头号病因,虽然人类在肿瘤科学领域不断取得进展,癌症为什么还是不治之症呢,人类离彻底治愈癌症究竟还有多远? 在西方,医学家最早认为癌症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并建议癌症病人不要治疗,因为那样比接受治疗活得更久。进入19世纪,随着病理学发展,以及麻醉和无菌技术的成熟,开始出现肿瘤外科手术。接下来人类发现了X射线,开始采用放疗技术结合外科手术治疗癌症;为了治疗血液系统肿瘤,人们又设计和应用化学药物治疗癌症。  1985年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早期诊断技术每年可以拯救1万余名癌症患者,手术联合化疗每年可拯救1-2万人,加上三种单独化疗就可以取得显著效果的癌症,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和绒毛膜癌,每年能够获得治愈性的癌症患者约为3.5-4万人,占同期发病人数的二十分之一(1/20)。 随着基因突变与癌症关系的研究,新一代抗肿瘤药物,分子靶向药物开始走上临床。分子靶向药物是针对某种突变基因产物开发的药物,极大地推动了癌症治疗进展。在国产电影《我不是药神》里的抗癌药,格列宁(格列卫),就是一种分子靶向药。  癌细胞能伪装成正常细胞,并抑制免疫细胞功能,逃避免疫系统防御。CTLA-4和PD-1是免疫系统的两个重要检查点,对T细胞免疫有负调控作用。目前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主要是针对这两个检查点的抗体,以施贵宝公司和默克公司产品应用最早,即K药和O药。PD-1抗体单用效果不理想,当与CTLA-4抗体联用时效果会提高。 尽管免疫治疗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癌症治疗方式之一,但不容否认的是,不论从人类对自身免疫系统认识的角度,还是从人类对癌症与免疫系统关系认识的角度分析,单独调整几个免疫检查点不可能彻底恢复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能力。所以,免疫治疗也许是人类实现治愈癌症黎明前的一束光,但在癌症治疗领域,人类仍然没有摆脱黑暗。 ...
阅读更多

青少年甲状腺癌可能是自限性疾病

当患者被诊断有一种恶性疾病,但这种恶性疾病又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伤害,这种情况的诊断被称为过度诊断。儿童甲状腺癌是一种罕见病,然而,自2011年以来,日本福岛许多儿童被诊断患有甲状腺癌。研究者指出,青少年甲状腺癌多数在其一生不会造成任何伤害,发生在日本儿童的甲状腺癌属过度诊断,应加强居民教育和专家协作,防止过度诊断扩大化。 儿童甲状腺癌极为罕见,但自从日本东部大地震和福岛核电站事故以来,日本福岛的许多儿童被诊断出患有甲状腺癌,而且在福岛附近的一些城市,青少年甲状腺癌也呈现增多趋势。这些地区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当地政府组织开展了儿童甲状腺疾病超声筛查。有研究者指出,青少年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增加并不是由于患者数量的增加,而是与在韩国发生的情况相似,是推广甲状腺超声检查导致的过度诊断。   甲状腺癌细胞来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导致其癌变的原因有多种。基因组分析结合临床研究发现,甲状腺滤泡细胞癌多发生在中年。福岛发生核泄露后,当地开展的甲状腺超声检查提示,当地青少年甲状腺癌发病率超过了万分之三,并且几乎所有病例都是乳头状癌,专家推断,这些病例的甲状腺癌与核泄露或核辐射无关,甲状腺乳头状癌在未成年人是常见的普通现象。  欧美学者提出的观点认为,青少年甲状腺癌细胞来源于儿童时期甲状腺滤泡细胞变异,它们在幼年时就不断生长;然而,这些变异的细胞大多数并不能导致临床症状出现,并且在整个人体生命周期数量都非常小,所以在中年后,这些变异细胞可以导致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诊断,但在少数患者,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在40岁后会转变为致命的恶性肿瘤。  有日本学者提出观点认为,青少年甲状腺癌细胞起源于胎儿期甲状腺细胞,并在青春期前开始增殖,这些甲状腺癌细胞在青少年时期生长很快,但到中年后由于其具有自我增殖限制能力而停止增殖。因此,青少年甲状腺癌被认为是自限性疾病。根据这一观点,中年人患的致死性甲状腺癌与青少年甲状腺癌具有不同起源,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不会转变成致命的恶性肿瘤。 青少年甲状腺癌通常表现为颈部甲状腺结节,常伴有局部或远处转移,而且术后复发率高于成人,但预后非常好,10年死亡率不足百分之二(2%)。统计数据表明,大多数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发生于儿童期,在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经历一个快速生长期,中年期则变得进展缓慢或开始消退,呈自限性疾病特征。 ...
阅读更多

原发灶不明的转移性肿瘤

原发灶转移性肿瘤的英文名称是 Cancer of Unknown Primary site,简称 CUP,其定义是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转移性癌,但无法明确其原发灶的恶性肿瘤。目前针对原发灶不明转移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尚无充分循证学依据,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及精准医学理念的推进,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对此类肿瘤的关注和研究逐渐增多。  原发灶不明转移性肿瘤的发病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3-5%。在美国和欧盟,原发灶不明转移性肿瘤每年新诊断患者多达15万例,并且这一数字会持续增长,预计在近十几年里可能达到40万例。发生原发灶不明转移性肿瘤的具体原因尚不十分清楚,推测可能是因为原发灶过小且生长缓慢,或发生癌变的细胞在原来器官组织没有合适生长环境,或微小原发灶由于免疫等因素消退或消失,而转移到其它器官组织的癌细胞却因为获得合适环境而持续增殖。 原发灶不明转移性肿瘤与原发灶明确的肿瘤相比侵袭性更强,约33%的患者被诊断时,已经在3个或更多器官出现了肿瘤病灶。由于原发灶不明,多数患者接受局部治疗或经验性化疗。根据希腊约阿尼纳大学医院的一项研究,采用铂类、紫杉类或其他联合方案治疗的原发灶不明转移性肿瘤,有效率为20%,中位生存期仅为6个月。  分子靶向治疗对于原发灶不明转移性肿瘤治疗有积极意义。一项国际研究表明,卡铂和紫杉醇一线治疗联合或不联合厄洛替尼(Erlotinib)和贝伐单抗(Bevacizumab)维持治疗的方案,其获得的总有效率为53%,总生存期为13个月。但单纯的贝伐单抗联合埃洛替尼在二线治疗研究中没有获得理想效果,受试患者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且只有10%患者有效。 ...
阅读更多

路边生长的鲜草药—牛膝

牛膝是苋科植物,中医认为其有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火(血)下行、利尿通淋的功效。牛膝因产地和品种不同,入药有不同名称,功效也不同。 川牛膝主产于四川,更擅长于祛风利湿、通络活血,常用于各种风湿疾病,如关节炎、痛风等,或泌尿系统疾病,如尿路感染或尿血等。 怀牛膝主产于河南焦作。生用主要发挥散瘀血,消痈肿的功效,常被用于尿路感染或泌尿系肿瘤,瘀血腹痛,咽喉肿痛,跌打损伤之类;熟用却偏于滋补肝肾,强筋壮骨,适合肝肾不足导致的腰膝骨痛、四肢拘挛,下肢关节炎症或运动机能减退等。 我们在路边见到的是野生的土牛膝,入药一般生用,擅长泻火解毒,可以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等,也有将其与土木贼同用治疗膀胱癌的医案。 但所有品种的牛膝,中医均认为其能作引血下行或引热下行之用,有时也作为引药下行的引经药,总的来说:川牛膝偏于逐瘀;怀牛膝偏于补益;土牛膝偏于解毒。 ...
阅读更多

身边的抗癌鲜草药—龙葵

龙葵是茄科植物,又称天茄菜、野辣虎、小苦菜、山辣椒、苦葵等,原产中国,广布于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中国各地均有分布。生于房前屋后、田边、路旁或荒地。龙葵茎叶含有龙葵素、茄碱等有毒物质,入药须经煎煮促使有毒物质分解。 从李时珍《本草纲目》起,至今有十几种中药志、药典等书记载龙葵的药用价值,目前中医抗肿瘤处方也常常用到龙葵。龙葵的整个植株均可药用,以叶多、色绿、茎枝嫩者为佳,于夏、秋季采集整株(含根)的龙葵,除去杂质,干燥后入药。 龙葵性寒,味苦、微甘,有小毒,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活血,利尿的功能。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毒蛇咬伤、白带、疮肿、皮肤湿疹、老年慢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前列腺炎、痢疾、发烧等症,还可广泛用于宫颈癌、胃癌、乳腺癌、肝癌、肺癌、食管癌、膀胱癌、癌性胸腹水等各种肿瘤的治疗。 很多地方的人们有食用龙葵果的习惯。龙葵果含糖量高,丰富的氨基酸和Va、Vc、Vb、Vb2等,并含有多种矿物质,这些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龙葵浓缩果汁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长期食用龙葵果可以补充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减少肿瘤等疾病的发生。需要提醒的是,未成熟的龙葵果实龙葵毒素含量较高,有食用后中毒的报道。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