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中医经典著作没有肺癌的概念,常称为肺积或肺岩(崖),认为肺癌发病机制在于正气虚损,痰瘀蕴滞,日久成毒导致。

清代有个名医,叫沈金鳌,是江苏无锡人,他著有一本书,叫《沈氏尊生书》,在这本书的《杂病源流犀烛》部分有一段论述,讲的就是肺癌,说,“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宣通, 为痰,为食,为血,皆得与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而制之, 遂结成形而有块”, 沈金鳌这一观点比较中肯,也符合肺癌的临床发病过程。

随着医学的发展,当代中医对肿瘤发病提出了新观点,认为肿瘤发病与癌毒或癌气有关,也就是说人体发生肿瘤是因为人体正气失去了对自身癌气的有效制约,癌气变逆而成为癌毒,导致肿瘤发病,这被认为是肺癌发病的基本病理过程。现代中医提出的癌毒和癌气概念,以及相关理论与清代名医沈金鳌的认识是统一的,也是相符的,体现了中医学理论在当代的继续发展。

中医治疗肺癌需要辨病和辩证相结合,而采用针对性的药物尤为重要,常用于肺癌治疗的中药包括:半枝莲、蛇舌草、龙葵、三棱、莪术等,而红豆杉作为确定有抗癌成分的中药材,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多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有咯血症状的患者,临床也多采用西黄丸治疗,起到活血止血,化瘀抗癌的功效。此外,采用中药外敷,或配合物理治疗进行皮肤途径给药,对于肺癌患者也能发挥调整免疫功能,改善体质和控制肿瘤生长的功效。

最后提醒大家,如果有实际治疗需求,建议到中医肿瘤科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规范治疗,切实保证治疗安全。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