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检查肿瘤标志物作为一项肿瘤筛查内容已经成为一种常规体检项目,而对于肿瘤患者,肿瘤标志物也是监测病情变化的常用指标。常见的指标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抗原(CA125)等。不管是健康人的日常体检还是肿瘤患者临床检查,当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往往会产生恐慌心理。

肿瘤标志物确实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存在,而且某些肿瘤标志物的高低还能反映肿瘤分期早晚和肿瘤负荷大小,但实际上很多肿瘤标志物特异性比较低,通过肿瘤标志物水平检测来筛查肿瘤有时好比是大海捞针。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肿瘤有特异性能达到100%的标志物,也不可能依靠一项肿瘤标志物100%检出肿瘤患者。但作为筛查指标,肿瘤标志物一旦超常,总是会让人特别紧张,有些人一看到指标不正常就把自己和恶性肿瘤挂钩。实际情况是,肿瘤标志物能够在肿瘤筛查中起到预警作用,但不能作为肿瘤的主要诊断依据。

肿瘤标志物升高也可见于非肿瘤疾病:比如慢性肝炎、前列腺增生、子宫内膜异位以及服用某些药物等都有可能干扰检查结果,而男性吸烟或女性月经来潮也会出现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升高。患有肿瘤,肿瘤标志物也不一定高。现在,特异性最高的用于检查肝癌的甲胎蛋白(AFP)特异性也只有70%-80%,换句话说,在所有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有70%-80%左右的患者会产生肿瘤标志物超标的现象,还有20%-30% 的肝癌患者,肿瘤指标是正常的。

肿瘤的诊断不能单独依靠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只有持续观察肿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才能作为判断依据。如果之前有肿瘤相关的病史,或者在随后的跟踪检查中发现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那么应提高警惕,需要进一步进行CT、B超等检查,特别是需要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如果在体检中一次检查结果某项肿瘤指标轻度升高,不必过于紧张,应找专业医生加以分析,先排除一些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并在一到两个月后再复查。如果动态检测结果继续升高(一般认为检测值升高25%以上才有意义)则提示可能存在肿瘤,应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一般情况下,轻度升高(超过正常参考值不是太多),发生肿瘤的可能性比较低,可进一步检查,或者动态观察,不要过于紧张,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中重度升高或多项指标持续升高,提示肿瘤发生的可能性很高,应尽快就医。

常常有肿瘤病人拿着具有异常增高肿瘤标志物化验结果惶恐不安。对于肿瘤患者,异常增高的肿瘤标志物可以指示体内的肿瘤载荷,但那些没有发生在肺或肝脏等重要脏器上的肿瘤,在短期内不会影响生命,有经验的中医师采用中药进行降低肿瘤标志物治疗,临床可以取得良效,不仅对于肿瘤,对于不明原因的肿瘤标志物升高也能取得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