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患头风病,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历史事件。根据《三国志》等史学著作记载,曹操在头风发作之时,头痛欲裂,难以忍受,并且最后也是伴随着头风发作去世。在历史上,还有一位著名人物,唐朝第三位皇帝,李世民的儿子李治,也患有头风病。中医认为风属阳邪,善于袭上,也就是说风邪容易导致头面部疾病。影视剧对曹操和李治头风发作的症状的演义与医学知识基本符合,那么曹操和李治的头风病有没有不同之处呢?

《三国演义》说曹操有一次头风发作,“出了一身冷汗,不觉头风顿愈”,表明曹操的头风属外感之症,推测应为风寒入侵,久恋肌肤,滞于经络而致。曹操头风以疼痛为主,经久不愈,应归于中医痹症的痛痹,是风寒邪气留滞于经络,阻碍气血运行的症状,推测可能是因为曹操连年征战,风餐露宿,冒触风寒未能及时调治导致急性病变成了慢性病,和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头痛或鼻窦炎最为相关,内科治疗宜采用疏风散寒,祛邪通络。

少年李治贵为唐朝太子,后来成为皇帝,生活当然与常年带兵打仗的曹操有很大不同,根据文史资料推测,李治的头风应为内伤所致的内风,是肝肾真阴亏耗引起的风邪,和现代医学的血管性头痛或高血压引起的眩晕症最为相关,发作时以头痛伴随有畏光和头晕目眩为主,这可以从李治因头风失去阅读能力,将朝政事务交给武则天处理得到印证。

现代社会的医学水平与曹操或李治所处时代比较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对于风湿病、难治性高血压、恶性肿瘤等疑难疾病仍然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通过分析这些历史人物的患病与治疗经历,可以提醒大家要以史为鉴,从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中汲取养生防病的经验。比如曹操,他的头风是因为感受风寒导致的,这就提醒我们平时要注意规避恶劣天气,如果一旦患风寒感冒等外感疾病,要及时治疗,以免产生变证,由急性病转化为难治的慢性病;而李治的头风是因为纵欲无度引起的内生风邪,这就提醒我们平时在生活中要注意节制欲望,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引起中医认为阴精亏虚病因导致的诸多疑难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