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屎藤是生长在长江以南地区的藤蔓类植物,在海南岛既作为民族药物使用,也被居民作为食物。鸡屎藤含有挥发性的硫化物,揉搓茎叶会散发很浓的臭味,所以才有了鸡屎藤这个名字。鸡屎藤臭味这一点与大蒜类似,大蒜也含有挥发性的硫化物,生吃会令一部分人感到不适,但加热后挥发性硫化物会丢失,所以熟大蒜或鸡屎藤就不会有臭味。

《海南岛植物志》记载,“鸡屎藤茎和叶治小儿疳积、支气管炎、肺结核,咳嗽,治肝炎、痢疾、风湿骨痛等疾病”。现代研究显示,鸡屎藤具有抗菌、抗炎、镇痛、抗病毒和抗肿瘤等作用,其中最受重视的是镇痛作用,现在已经有鸡屎(矢)藤注射液用于临床,不仅单药镇痛效果非常明显,而且与吗啡等止痛药物有很好的协同效应,可用于发生癌痛的肿瘤患者。鸡屎藤可以做药膳,《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中暑者以(鸡屎藤)根、叶作粉食之”。海南岛最具乡土气息的小吃,鸡屎藤粑仔在1999年被收入“中华名小吃”目录。

在新冠疫情援助任务中,我们发掘当地药物应用经验,以鸡屎藤为主制成脐疗药贴,用于新冠感染者康复干预,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希望今后能够更深入地研究鸡屎藤这一食药两用的天然药物,让这一极具民族特色的药用植物更好地为人们健康服务。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