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蔹莓是葡萄科草质藤本植物,在马路两边及小区绿化带均可以见到生长,5枚小叶似鸟趾状分布,植物界称之为“掌状复叶”,这一点与同属葡萄科的植物白蔹类似;与白蔹不同,乌蔹莓成熟的果实呈黑色。

乌蔹莓全草入药。中医认为乌蔹莓味苦酸,性寒,入心、肝、膀胱三经。《唐本草》描述乌蔹莓:“主风毒热肿,游丹,蛇伤”。 《本草纲目》则说乌蔹莓:“根擂酒服,消疖肿”。从这两部典籍的记载来看,乌蔹莓主治的是浅组织疾病。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乌蔹莓主要被用来治疗化脓性感染,特别是某些难愈创面,如压疮,以及化脓性淋巴结炎、脓疱疮、冻疮等,受到重视。有的医院采用乌蔹莓制作有专门的院内制剂,乌蔹莓软膏,治疗乳腺和肛周感染。

新鲜乌蔹莓全草洗净,加少量食盐一起捣烂,直接敷于创面,就具有良好的消肿止痛、祛瘀生新功效,一般敷药2-3天就见到炎症消退,可以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修复。乌蔹莓除外用之外,还可内服。新鲜的乌蔹莓水煎常用剂量是50克,用于治疗咽喉肿痛、乳痈、热疖及皮肤创伤红肿等,也可治疗尿路感染,常见小便不畅、尿血、尿痛等症状,采用乌蔹莓治疗多可以收到满意的效果。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