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藦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历史典籍很早就记载有萝藦,成书于秦汉时期的《尔雅》有记载说:“雚,艽兰”。 三国时期陆玑所著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说: “艽兰,一名萝藦”。可见,萝藦虽然听起来有点像外来语,但在我国历史早已有之。萝藦在我国分布极为广泛,显著特征是折断茎叶会流出乳白色的浆液,看起来有点像羊奶,所以萝藦在民间还有奶浆藤、 奶浆草、羊角菜、 羊奶婆等名称。

萝藦全草均可入药。中医认为萝藦性温无毒, 有益精、通乳、解毒之功效。成书于明代的《本草汇言》 说:“萝藦补虚劳, 益精气之药也—化毒解疔,与金银花、半枝莲、紫花地丁,其效验亦相等也”。这句话就是说,萝藦具有补虚益精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化毒解毒。萝藦补虚益精的作用,既有经典文献记载的依据,也有现代实验研究的证明,有研究显示服用萝藦制剂可以提高男性或(和)女性的生育能力。萝藦的果壳,称为天浆壳,是现代中医临床常用药物,具有化痰平喘的功效;还有临床有报道,萝藦根可以治疗骨结核;也有研究显示萝藦提取物具有抗癌的作用。

萝藦是非常有益的药食两用的植物。唐代孙思邀《千金食治》记载说: “萝藦,味甘,平,无毒——亦可生啖,亦可蒸煮食之”。就是说萝藦可以生吃,也可以蒸熟或煮熟吃。宋代王怀隐 《太平圣惠方》则记载有萝藦为原料的食补方: “能治五劳七伤、阴囊下湿痒。”现在南方某些地方,餐桌上常见到一道名菜,萝藦鸡丝,是用萝藦叶子卷鸡肉蒸熟做成的,鸡丝与萝藦叶一同吃下,具有补精益气的功效。萝藦叶也可以煲肉汤或清炒,均是补益与清解同具的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