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食用灰菜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诗经》就有记载:南山有台,北山有莱。台指的香附子,莱指的是灰菜。李时珍曰:藜处处有之,即灰之红心者,茎、叶稍大。河朔人名落藜,南人名胭脂菜,亦曰鹤顶草,皆因形色名也。嫩时亦可食,故昔人谓藜藿与膏粱不同,指的也是灰菜。

 

灰菜性味甘平,清热、利湿、降压、止痛、杀虫、止泻。幼苗及嫩叶可作蔬菜用。叶捣烂涂诸虫伤,治白癜风;茎烧灰,加水煎膏,点赘疣黑子,蚀恶肉。全草又可入药,能止泻痢,止痒,可治痢疾腹泻;配合野菊花煎汤外洗,治皮肤湿毒及周身发痒。灰菜能预防贫血,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对中老年缺钙者也有一定保健功能。全草还含有挥发油、藜碱等特有物质,能够清除消化道寄生虫、消除口臭。

作为一种老少皆宜的保健食品,灰菜不仅为寻常百姓采食,而且进驻宾馆、饭店餐桌。灰菜食用时要用沸水焯后,再用清水漂泡,可炒食、凉拌或做汤,也可晾干贮藏。把幼嫩的灰菜放进沸水中焯一下(时间不宜过长),用来炒肉味道鲜美。也可拌入葱、姜、蒜、盐、味精和香油等,如果再加入一些辣椒和醋,吃起来味道更鲜美。

万事万物都不可能完美无缺,灰菜也不能例外,除了具有不错的营养价值、药用功效及保健作用,灰菜还具有一定的毒性。

禁忌:过敏性体质不宜食用;不可过量食用(一般每次不大于150)或连续食用;食用灰菜之后不能强光(日光)暴露。

灰菜的毒副作用主要来源于它含有的卟啉类物质,人们食用以后再经阳光的照射,就很容易引起一种叫做植物日光性皮炎的皮肤病,轻则皮肤红肿发亮,全身刺痛并带有刺痒,重则可以让食用者失去性命。如果是本身为过敏体质的朋友,食用灰菜之后强烈阳光暴露,非常容易发生光过敏反应。


卟啉是一类具有抗癌效应的化学物质,采用卟啉类药物治疗肿瘤已经成为国际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卟啉类化合物被认为是第4代抗癌原料药。卟啉通过静脉注射到人体后,可以只被癌细胞吸收,而不进入正常细胞,再配以光照射,释放单线氧杀死癌细胞,这是现代医学肿瘤光动力治疗的基本原理。富含卟啉可能是灰菜发挥抗癌效应的物质基础,但卟啉是一把双刃剑,正是由于富含卟啉,造成了灰菜的毒性和食用后的光过敏反应。食用灰菜后应避免日晒或其它类型的强光照射,需要引起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