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医学外治历史悠久,在头颈部疾病治疗的应用非常多见。想必很多朋友在小时候身边会有患腮腺炎(痄腮)或面神经麻痹(吊线风)的伙伴,常常见到他们在脸上贴膏药,就属于外治的范畴。

 外治对头颈癌具有特殊治疗效用

头颈由于其特殊的体位,所患疾病在祖国医学历来属难治性疾病。三国时期的曹操罹患头风,虽遍请名医,不仅多年治疗无效,愈演愈烈。即使当时的名医华佗提出了外科手术治疗方案,但曹操并没有接受,酿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医学冤案。

头颈癌由于头颈部特殊的解剖学部位,肿瘤本身复杂而多样的病理类型,以及患者对保留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切实要求,使得多学科综合治疗需求非常迫切。外科手术、放疗、化疗、生物、免疫及中医药等综合治疗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中各施所长,互相补充,共同构建最优化的治疗方案是目前头颈癌治疗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为各种治疗发挥自身独特的效能提供了施展空间。  

传统的药物外治主要采用膏药,清代名医徐洄溪有一段论述,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人其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按中医理论,人体头部属诸阳之会,人体手足三阳经脉在头面部汇接分布。《黄帝内经·素问》有言:其高者因而越之,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传统外治膏药蕴含的提拔及透发之力不仅可以把头颈肿瘤之癌毒邪气从上排除体外,还能最大限度的保存解剖结构和功能的完好,体现了药物外治对头颈癌的治疗特殊效用。  

不伤害原则下的头颈癌经穴透药治疗

现代医学提出的透皮给药系统或称经皮治疗系统是指通过皮肤表面给药,以达到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一种给药途径。经皮给药,药物吸收不会受消化道内的酸碱值、食物和药物在肠道内的移动时间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能避免药物在肝脏的首过效应,而且用药部位在体表,患者接受度高,是一种安全方便的无创给药方式。

药物透过皮肤进入人体最大的屏障是皮肤角质层,而超声电导能够促进药物的渗透通过皮肤角质层,有效实现药物的靶向组织运转,使药物在靶组织浓聚,可比口服或者静脉给药后局部药物浓度高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超声电导定向给药不经消化道,可以避免药物经肠系膜静脉吸收后经肛门静脉对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降解破坏,无血药浓度的峰谷变化,有效减少了给药的患者个体差异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超声电导定向给药使药物在病变局部区域形成高浓度,有效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用药量,是一种经济高效的精准给药方式。

医学研究人员在新药发明专利的基础上,根据经络理论,将超声电导和循经透皮给药有机结合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药物直接作用于头面部经穴,充分发挥药物和穴位治疗优势,达到局部治疗和调理人体整体功能之目的。药物和超声电导复合作用于穴位,引导药物进入经穴,在经穴高浓度聚集,再由经络传导至肿瘤病灶,杀灭肿瘤细胞,进而引导癌毒从头面表皮排出,实现药物治疗和经络腧穴治疗双重效应,成为头颈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研究的重要突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