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蛹蚕蛹为蚕蛾科昆虫家蚕的干燥蛹,从蚕茧取出收获。蚕蛹在我国自古就是人们喜欢的食品,并作为药物治疗疾病。在众多的古代本草学著作中,蚕蛹最早见于《日华子本草》,称其能”治风及劳瘦。又研敷蚕瘑恶疮等”。《本草纲目》记载蚕蛹”为末饮服,治小儿疳瘦,长肌,退热,除蛔虫;煎汁饮,止消渴”。《东医宝鉴》记载蚕蛹:性平,味甘,无毒。《医林篡要》称蚕蛹能”和脾胃,祛风湿,长阳气”。《随息居饮食谱》中还记载蚕蛹”甘温。补气,止渴,杀虫。治疳积,童劳,助痘浆,乳汁”。《备急千金要方》载:蚕蛹性味咸温,主益精气。
蚕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能产生具有药理学活性的物质,可有效提高人体血液白细胞水平,具有改善免疫功能,抗肿瘤,延缓人体机能衰老等功效,蚕蛹油可以降血脂、降胆固醇、对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改善肝功能有显著效果。
蚕蛹的抗肿瘤潜质与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肿瘤免疫治疗相关。现代医学工作者利用生物遗传学技术,通过蚕蛹生产和提取α-干扰素。α-干扰素能够激活人体的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是机体抗肿瘤、抗感染的重要免疫因素。自然杀伤细胞可以作用于肿瘤细胞,在体外1小时、体内4小时即可引起肿瘤细胞凋亡。除肿瘤细胞外,自然杀伤细胞还可以协助清除体内的病毒感染细胞、某些自身组织细胞(如血细胞)、寄生虫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