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食材对人类具有十足的诱惑力,不仅口感令人回味无穷,也含有陆生食品缺少的优质蛋白。但相当一部分人吃海鲜后会发生过敏,那么肿瘤患者能不能吃海鲜呢?
吃海鲜过敏主要是因为海鲜富含大量的异种蛋白。原则上,跟人不同类的肉类都算异种蛋白。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跟人类亲缘关系越远的动物蛋白,越容易引起过敏等不适反应。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地球发展史,动物经历了从水生到陆地的进化过程。海洋动物的蛋白结构与人类差异最大,也最容易引起人类的过敏反应。
淡水生长的鱼虾和陆生节肢动物(如蝉、蚂蚱)和海洋动物相比与人类的关系稍近一些;而陆生的禽畜,如鸡鸭牛这些,虽然也算异种蛋白,但人类食用多,食用历史也长,对其早就具有了适应性,所以不容易出现免疫排斥,也就很少在使用后出现过敏反应。
异种蛋白被人体摄入后,直接或间接地激活免疫细胞,主要因为引起组织胺等化学介质的释放,继而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造成人体过敏。此外,多数海洋动物体内均中含有一定量的组织胺,而少数人群天生缺少分解组织胺的酶,所以吃海鲜容易发生过敏。
免疫功能异常是肿瘤的主要病因,而且肿瘤患者往往要接受化疗或其他抗肿瘤治疗,使用的某些药物也具有引起人体过敏反应的可能,因为食用海鲜而致过敏的肿瘤患者临床多有发生,为了保证肿瘤治疗的顺利进行,降低风险,一般情况下建议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不食用海洋动物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