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给众多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期望,特别是在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的詹姆斯•艾利森(James Allison)和日本的本庶佑(Tasuku Honjo),以表彰他们在肿瘤免疫治疗研究领域的贡献。但现实却是,癌症至今仍然在世界范围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头号病因,虽然人类在肿瘤科学领域不断取得进展,癌症为什么还是不治之症呢,人类离彻底治愈癌症究竟还有多远?

在西方,医学家最早认为癌症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并建议癌症病人不要治疗,因为那样比接受治疗活得更久。进入19世纪,随着病理学发展,以及麻醉和无菌技术的成熟,开始出现肿瘤外科手术。接下来人类发现了X射线,开始采用放疗技术结合外科手术治疗癌症;为了治疗血液系统肿瘤,人们又设计和应用化学药物治疗癌症。 

1985年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早期诊断技术每年可以拯救1万余名癌症患者,手术联合化疗每年可拯救1-2万人,加上三种单独化疗就可以取得显著效果的癌症,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和绒毛膜癌,每年能够获得治愈性的癌症患者约为3.5-4万人,占同期发病人数的二十分之一(1/20)。

随着基因突变与癌症关系的研究,新一代抗肿瘤药物,分子靶向药物开始走上临床。分子靶向药物是针对某种突变基因产物开发的药物,极大地推动了癌症治疗进展。在国产电影《我不是药神》里的抗癌药,格列宁(格列卫),就是一种分子靶向药。 

癌细胞能伪装成正常细胞,并抑制免疫细胞功能,逃避免疫系统防御。CTLA-4和PD-1是免疫系统的两个重要检查点,对T细胞免疫有负调控作用。目前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主要是针对这两个检查点的抗体,以施贵宝公司和默克公司产品应用最早,即K药和O药。PD-1抗体单用效果不理想,当与CTLA-4抗体联用时效果会提高。

尽管免疫治疗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癌症治疗方式之一,但不容否认的是,不论从人类对自身免疫系统认识的角度,还是从人类对癌症与免疫系统关系认识的角度分析,单独调整几个免疫检查点不可能彻底恢复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能力。所以,免疫治疗也许是人类实现治愈癌症黎明前的一束光,但在癌症治疗领域,人类仍然没有摆脱黑暗。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