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是人们非常喜欢的豆类食品,李时珍《本草纲目》誉其为“济世之良谷”,绿豆汤也常被人们用于夏季解暑饮用,入药则多用绿豆衣,也就是绿豆皮,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暑除烦,止渴健胃的功效。

由于中药典籍记载绿豆具有解毒功效,很多患者会问,服用中药期间是否可以食用绿豆?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绿豆的解毒机制。清代张璐编写的《本经逢原》记载绿豆能“解附子、砒石、诸石药毒”。清代叶天士编的《本草经解》则认为绿豆“解石毒”,可见绿豆的解毒作用主要针对的是矿物类药物。

经常煮绿豆汤的朋友应该能注意到,用铁锅煮出来的绿豆汤是红色的,这是因为绿豆含有大量的多酚类物质,称为绿豆多酚。绿豆多酚具有络合能力,可以与铁锅释放出的铁离子形成了红色的络合物,所以铁锅煮出的绿豆汤是红色的。
绿豆的解毒作用正是因为绿豆多酚能与矿物类中药含有的金属离子,如亚砷酸或雄黄所含的砷离子,或自然铜所含的金属离子,形成无毒的金属络合物。

植物药的有效成分是复杂的有机物,分子链很长,化学性质也比较稳定,多酚类物质一般很难和长链有机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历史上也多有绿豆与植物药配伍记载,如《本草纲目》记载有绿豆和附子配伍治疗水肿。所以如果使用矿物类中药,包括石膏、及治疗白血病的雄黄或砒霜(三氧化二砷),绿豆确实会影响其治疗作用的发挥,而植物药没有影响。